有分析人士认为,春节假期土地供应减少导致一线城市卖地收入同比锐减,但在降息等利好因素影响下,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将出现积极的好变化。
昨日,《证券日报》记者从中原地产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,2015年2月份,一线城市卖地成交金额达198亿元,同比环比下降幅度均超过60%。
对此,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,受春节假期影响,土地市场和楼市供应量都有所减少,因此成交均较为低迷,这是一种“伪低谷”现象。事实上,受降息等利好因素影响,购房成本降低后,中低端项目将成为引领市场会暖的“主力军”。
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也向记者表示,降息对于部分一、二线城市而言,3月份市场成交的反弹力度将更大。
房企全面回归一线城市拿地
据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,2015年2月份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和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卖地收入达198亿元,环比下降62.7%,与去年同期的528.8亿元相比,同比下降幅度约为63%。
从
开发商的具体表现来看,2015年2月份,20强房企在全国范围内总计拿地金额达160亿元,环比下跌67.5%。
对此,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,春节假期土地供应减少是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。实际上,房企对于一线城市土地的争夺非常激烈。以北京为例,在不足50天内,北京土地市场成交额达到了452.29亿元。
无独有偶,据记者了解,2月5日,上海大宁挂牌一幅新地块,挂牌起始价为60.67亿元。据悉,该地块将成为新“地王”,而上海3月份预计有超过145亿元的土地出让。
值得注意的是,2月11日,当代置业以17.35亿元拿下上海闵行区一幅地块,成交楼板价18777元/平方米,溢价率高达95.55%,可见竞争的激烈程度。
事实上,上述现象也折射出房企的主体拿地思路,即全面回守一线城市及部分重点二线城市,撤离三、四线城市。鉴于此,一线城市的土地价格被不断推高。
对此,张大伟认为,地产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,不但要有资金实力,更要有运营和资源优势才能抢得市场份额。